在真空科学中,真空的含义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。人们通常把这种稀薄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状况。
真空所产生的力为吸附力,是大气压和真空压的压差与大气压所施加给真空压侧的面积(受压面积.吸附面积)的乘积。
因此,真空吸附力最大也不会超过大气压的力。大气压的变化也会引起吸附力的变化。这种特定的真空状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在状态相比较,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:
( 1 )真空状态下的气体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,因此,处于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真空容器中,必将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,其压强差的大小由容器内外的压差值而定。由于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大气压约为 10135N/m2,因此当容器内压力很小时,则容器所承受的大气压力可达到一个大气压。不同压强下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,如表 1 所示。( 2 )真空状态下由于气体稀薄,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,即气体的分子密度小于大气压力的气体分子密度。因此,分子之间、分子与其他质点(如电子、离子等)之间以及分子与各种表面(如器壁)之间相互碰撞次数相对减少,使气体的分子自由程增大。表 2 给出了常温下大气分子平均自由程与大气压力的关系。

(3) 真空状态下由于分子密度的减小,因此做为组成大气组分的氧、氢等气体含量 ( 也包括水分的含量 ) 也将相对减少。

真空容器密封材料的要求:
①有足够低的饱和蒸气压。一般低真空时,其室温下的饱和蒸气压力应小于1.3×10-1~1.3×10-2Pa。高真空时,应小于1.3×10-3~1.3×10-5Pa。
②化学及热稳定性好。在密封部位,不因合理的温升雨发生软化,发生化学反应或挥发,甚至被大气冲破。
③有一定的机械及物理性能。冷却后硬化的固态密封材料、可塑密封材料或干燥后硬化的封蜡等,要能够平滑地紧贴密封表面,无气泡、无皱纹。当温度变化时,不应变脆或裂开。液态或胶态密封材料应保持原有粘性。
④某些密封材料应能溶于某些溶剂中,以便更换时易于清洗掉。
对真空中应用的材料除上述要求外,在某些情况下还必须考虑其电学性能、绝缘性能、光学性能、磁性能和导热性能等等。
当然,除了材料的以上性能外,还要考虑材料的成本、利用率及选购的可能性等。